因此,第二批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对晋陕等地煤炭产量的影响将明显弱化。
预计10月下旬坑口供求相对偏紧,价格维持高位。而港口该部分货源相对较少,供需不匹配也是港口实际成交不多的一个原因。
预计10月下旬,港口现货需求开始有所转弱,价格震荡调整。而电厂方面在高库存、低日耗的情况下,以采购长协煤为主,有部分电厂已停止进货,对现货煤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水泥、化工等。港口主要以拉长协煤为主,现货成交不多,价格继续上涨在四季度保民生的前提下,国内原煤日均产量应该会在9月份的供应水平之上。为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去年四季度的市场供需情况:同时,我们对照看看今年三季度迎峰度夏期间的市场供需情况:其中,今年9月全国重点电厂的月末库存为7564万吨,比2017年9月末6219万吨的库存高出1345万吨。
当然,上述分析存在一定变数,包括供应、铁路运输及需求,今年铁路运输能力改善比较明显,需求估计也会比较平稳,最大的变数就是国内原煤产量能否保持9月份的增长势头,达到日均1020万吨以上的水平,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保供应稳煤价的关键所在。国内煤和进口煤数据统计均是动力煤和炼焦煤综合统计,其所占比例在一年内一般都会相对稳定。在高库存低日耗格局之下,加之港口加收堆存费,贸易商低价出货的意愿增加。
港口场存方面,近日环渤海港口库存恢复到2200万吨以上,曹妃甸港口库存突破900万吨。华能曹妃甸日前发布通知提出超期堆存费费率调整为每天1元/吨。4700大卡煤成交FOB50美元/吨。港口方面,下游询货主要以询价为主,实际采购较少,港口供货商报价略有松动。
产地方面,11月中旬神东外购煤招标价格下调15元/吨,5500大卡煤车板价380元/吨。与此同时在发运站库存高位以及北方港口煤价转向回落的局面下,鄂尔多斯地区煤矿销售压力加大,部分矿价格下调5-10/吨。
特别是由于下游电厂维持高库存低日耗的状态,对电煤需求增长乏力,港口煤价下行压力加大,但考虑到上游煤矿受环保检查以及超能力生产限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坑口价格高位将对港口煤形成一定的支撑,预计短期之内港口煤价下行幅度也将收窄。贸易商受产地发运到港成本支撑,不愿意降价出货,但又受到利空信息影响,恐后市煤市不乐观,失去出货良机,陷入两难境地,降低了市场贸易活跃度。受国内煤市旺季不旺影响,进口煤成交放缓,价格看空预期增加印尼煤3800大卡煤大船成交价格在FOB34.5美元/吨附近。
产地方面,11月中旬神东外购煤招标价格下调15元/吨,5500大卡煤车板价380元/吨。特别是由于下游电厂维持高库存低日耗的状态,对电煤需求增长乏力,港口煤价下行压力加大,但考虑到上游煤矿受环保检查以及超能力生产限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坑口价格高位将对港口煤形成一定的支撑,预计短期之内港口煤价下行幅度也将收窄。港口动力末煤(CV5500)主流报价在645-650元左右,动力末煤(CV5000)主流报价585-590元左右。4700大卡煤成交FOB50美元/吨。
港口方面,下游询货主要以询价为主,实际采购较少,港口供货商报价略有松动。与此同时在发运站库存高位以及北方港口煤价转向回落的局面下,鄂尔多斯地区煤矿销售压力加大,部分矿价格下调5-10/吨。
近期六大电厂日耗低位运行于50万吨左右,同时库存徘徊于1700万吨上下高于去年同期一倍,存煤可用天数稳定于30天以上。今日北方港口动力煤市场成交平淡,价格继续小幅下行,5500大卡煤主流平仓价640-645元/吨,5000大卡煤主流平仓价580-585元/吨。
华能曹妃甸日前发布通知提出超期堆存费费率调整为每天1元/吨。受国内煤市旺季不旺影响,进口煤成交放缓,价格看空预期增加。在高库存低日耗格局之下,加之港口加收堆存费,贸易商低价出货的意愿增加。总体来看,最近市场受到利空与利多消息的双重影响,市场涨跌变幻周期短,煤价上下不定。山西省严格控制煤矿超能力生产,所有生产煤矿必须按照公告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现下游需求波动不大,坑口价格高位维稳。港口场存方面,近日环渤海港口库存恢复到2200万吨以上,曹妃甸港口库存突破900万吨。
下游方面,现阶段沿海六大持续高库存、低日耗状态运行,库存可用天数比去年同期高10天以上,电煤采购需求疲软。进口方面,澳洲煤5500大卡煤成交价格在FOB64-65美元/吨,成交不多。
贸易商受产地发运到港成本支撑,不愿意降价出货,但又受到利空信息影响,恐后市煤市不乐观,失去出货良机,陷入两难境地,降低了市场贸易活跃度。截至11月12日,沿海六大电厂煤炭库存为1732.78万吨,日耗煤量50.8万吨,可用天数34.1天
止损位2150元/吨,止盈位2600元/吨。期货日报11月13日报道:近期焦炭回调走势主要是对前期限产过度预期的修复,从各地区实际发布的限产政策来看,实际限产要求较去年有所减弱,但限产范围扩大,若严格执行标准,实际焦炭产量仍有一定程度收缩,叠加焦炭目前库存低位,基差向现货修复概率较大,具备单边做多焦炭近月基础。
11月正式进入采暖季,与去年采暖季限产情况不同的是,今年采暖季严禁环保一刀切,改变以往按行业划定限产比例的方式,施行差异化限产方案。焦炭整体库存水平处于低位,现货价格高位有支撑,基差向现货修复概率较大。2.宏观经济超预期走弱,成材价格大幅走低影响产业链利润导致原材料价格回落。现货价格目前处于高位,焦化企业心态仍然乐观,订单正常,现货短期内不具备连续大跌基础,预计基差由期货向现货修复概率较大。
当前陕西省焦化行业限产力度较小,焦企整体开工率提升至90%左右,个别企业已接近满产,与限产要求有较大差距,采暖季期间供给下降空间较大。9月27日,生态环保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各地重点对钢铁、建材、焦化、铸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业,实施采暖期错峰生产。
根据2018年10月11日唐山建设重点工作会议上的通报,唐山市焦化企业按排放水平、熄焦方式、运输结构三个差异化指标划分成三类,唐山市焦化企业22家,A类7家不予错峰,B类7家出焦时间延长至28小时,C类8家出焦时间延长至36小时,预计唐山市焦化企业的综合限产比例在20%左右。根据采暖期月度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可适当缩短或延长错峰生产时间,对行业污染排放绩效水平明显好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环保标杆企业,可不予限产,根据《河北省重点行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指导意见》,采暖季唐山市钢材企业综合限产比例在32%左右,相比于去年钢厂限产50%要求明显降低,今年秋冬季钢厂环保限产力度减弱,即需求下滑预期减弱,预计需求将维持相对平稳。
综上来看,河北省采暖季综合限产比例为20%左右,河南省综合限产比例为30%左右,山东省较去年有所减弱可能低于30%,2+26城市整体限产比例与去年采暖季焦化企业出焦时间均延长至36小时以上以及位于城市建成区的焦化企业延长至48小时以上即限产30%50%的要求相比有所减弱。10月29日,汾渭平原地区推出《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方案中提到主要目标: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汾渭平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4%左右。
具体操作方案如下:在焦炭1901合约23002250元/吨区间进场做多100手焦炭,22502200元/吨加仓50手。风险点:1.环保限产政策执行力度远低于限产要求,现货价格无法维持强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山东省7城市提出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降低2.5%,低于京津冀及周边今年PM2.5下降3%的平均改善目标,预计今年山东省的限产比例可能略低于去年。根据《河南省20182019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到2018年底全省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到63微克/立方米以下,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3.8%,对焦化企业采取延长结焦时间的方式予以限产,优先对位于城市建成区的焦化企业加大限产比例,根据10月25日郑州市发布的《郑州市20182019年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焦化企业采取结焦时间延长至36小时,以企业实际出焦量实现限产。
根据陕西省10月11日发布的《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修改版)》,关中地区在冬防期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钢铁、铸造、焦化、化工、有色行业实施部分错峰生产,钢铁、铸造行业产能限产30%左右,以设计生产能力计,焦化企业限产30%左右,出焦时间延长至36小时以上。钢厂库存稳中有降,独立焦化厂、港口库存处于历年同期低位,低库存对期货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当前汾渭平原中临汾市限产20%50%最为严格,10月22日《临汾市20182019年采暖季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工地差异化错峰生产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根据征求意见稿,将焦化企业分为ABCD四类,其中A类不予错峰限产,B类结焦时间延长至36小时,C类结焦时间延长至48小时,D类予以停产,以此标准划分的B类企业10家,C类企业8家,D类企业3家,临汾市目前基本达到限产要求。操作方案从1901合约基差季节性走势看出,基差具备走弱规律,期现可以回归,近期受宏观预期影响,近月盘面过度下跌,给单边做多提供较好入场时机,预计在现货维持强势的情况下,期货价格继续下行空间有限,做多风险收益比较高。
2017年,山西省焦炭产量为8383.1万吨,而2018年19月山西省焦炭累计产量已经达到6877.4万吨,占去年产量的82.0%,若要完成今年产量只减不增的目标,1012月平均产量应小于501.9万吨/月,相对当前月平均值795.1万吨,下降36.9%,采暖季产量与去年同期下降10%左右相比也将有较大幅度下降。综合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城市采暖季限产要求较去年有所减弱,汾渭平原限产要求也低于市场预期,但今年采暖季限产重点区域扩大,差异化限产更加精准化,执行难度降低,预计四季度焦炭供给将有一定程度收缩,供需维持偏紧态势。